怎么样理解电视纪录片配音气质
2020-09-27 15:18:53
气质,本意是指一个人从内到外的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,所发挥的个人内在魅力的质量的升华。气质所指的人格魅力有很多,所以,气质并不是自己所说出来的。
在配音行业中,配音气质的表现也分为两种:解说气质和本人气质。
“解说气质”,它已经蕴含、确定于片子的创作中;“本人气质”,一般很少能改变。能够变通,解说再创造是需要这种气质的体现。
形成“解说气质”有两点原因:一是心理感觉,二是生理感觉。
配音气质的基础是先天条件、文化素养与表达技能。
相依据、参照的因素分为:片子的风格、基调、题材与解说角度。
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的实践充分表明,一部片子的解说成功,与解说者本人的气质特征及创作个性有很大关系,二者相合则成功一半,相悖则失败。
所以,每部片子的编导在选择本片的解说者时都有着自己的审美追求。
因此,不管对方是演员、是电台播音员、还是电视台播音员,只要其符合自己这部片子的气质要求,都会被选作这部片子的解说者。
我们也看到,不少好的纪录片解说,不是电视播音员,而是演员、或电台播音员。由于人的职业、工作特点,对其气质的形成有一定影响故在此提及。
首先,通常编导不会将一部政论片的解说任务交给一位气质清纯、声音甜美的人去播。
也大多不会将一部风情片的解说任务交给一位气质深沉、声音苍劲的人去播,除非特殊需要,而是二者互换。这是解说者本人无能为力的。
这时,你就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气质特点,包括个性、音色,找出优势与缺点,加以定位和调整,以明确自我的承受能力,丰满或创造片中解说所需要的解说气质。
以上仅就整体、一般而言,不存在绝对性。意义在于提示解说者在解说时,既看到自己工作性质的局限,又调动自身的各种潜能形成可塑性,与片子的气质要求相适应。
当然,无论是演员、电台或电视台播音员,优秀者都具有兼容性和多种能力。
电视纪录片配音气质的掌握,基本都是在自己的配音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特色,提高配音质量,也会有更加出色的配音效果。